单复选框的使用逻辑

 CRM软件   2020-12-19 14:24   607 人阅读  0 条评论

原标题:单复选框的使用逻辑

前几天有读者问到关于单复选框的选择问题说:为什么在有些 App 里的内容条款选择器是复选框,而不是单选框?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对方没有给到具体截图,所以不太好乱说。于是为了让各位对这类控件的了解更为通透,我就拆开聊聊里面的逻辑吧。

我们平时经常会对单选框和复选框的样式进行设计,作为用户,日常也会常常遇到。许多人自认为对这类控件完全了解,但是等到自己去设计时,就会发现这两者的取舍似乎有些难以言说?

像单复选这种小控件,里面涵盖了不少商业策略,如稍显大意,用户行为就会被这类规则所牵引。所以希望通过下面内容的讲解,能让各位更好地了解这类选择器的差异。

当然,不仅是设计师,作为用户,也应该对这类内容引起注意才是。

先说最简单的通用规则。

我们都知道,单复选控件有一个普世的使用规则,且由来已久:

当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选项,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时,就会使用单选按钮;

当可以选择任意数量的选项时,就会用到复选框。

举个例子:你是不是一个好人?这时候的答案一定是给两个「是/否」的单选,而不是给一个「是」的复选框。

这是一个中性问题,它没有任何引导意义,是基于正常情况给出的正常答案。类比于,你名下有轿车么?有就是有,没就是没。两个选择是互斥的,所以不会是一个或两个复选框,而是两个单选框。

或者:下面哪一个分类级别下的生物拥有的共性最多?A.界 B.门 C.纲 D.种

这类问题虽然答案并不是互斥,但对于问题来说,有且仅有一个选择,所以也会用单选。

那什么时候会用复选框呢?比如:你觉得一个好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跟呆呆一样帅

跟呆呆一样有才华

跟呆呆一样用保温杯

这两者区别很明显,单选案例里的答案是唯一的,而复选案例里的答案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那什么时候,选择器会有引导作用呢?就是明明可以是给两个单选框,但就只给一个复选框的情况。比如:

如果想让答案偏于某个方向,通常就会使用这样的方式。因为这样就可以让用户尽量忽视否定的选择,而认为必须对这个选择做操作才能进行下一步。

如果这里用的是单选,就会同时提供「是与否」的两个选择,而使用复选框,它的目的是引导用户选择当前这个唯一选项。

复选框还有一个比较鸡贼的逻辑,就是用户必须手动对它进行选择,产生用户行为,那么商家就会因为用户对复选框进行操作了,才会提供下一步操作的提示。

因为单选框通常情况下会有默认选项,所以即使不对其进行操作,也会有下一步操作提示,即用户默认选择了系统推荐的那个选项。

所以我们经常会在 App 里的条款位置,看到的都是复选框,而不是单选(现在很多产品甚至直接去掉选择器,以用户注册就默认认同隐私条款为前提了)。 因为复选框需要用户主动操作,用户操作了,就代表同意了。它不仅仅是说打勾的这个举动,而是默认同意条款的内容。

于是,更极端的情况是直接舍去问题,把问题代入到选项里,让它既是问题又是回答。好比下图,需要确认自己是好人,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就不能进行。

如果舍去背景,这个选择一般会用两个单选按钮,但是单选按钮建立的前提必须有提问,且经常需默认选择其中一个,那应该默认选择「我是好人」还是「我不是好人」呢?既然只有选择「我是好人」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那用复选框,把问题与答案合并,似乎是更高效的一种引导方式。

所以,在有背景前提下,就可以利用复选框作为引导用户主动操作的形式,来决定页面流程的走向。

现在各位应该能看出来其中的差异了吧?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单选的出现,应该是作用于两个或多个具体的、明确的答案,让用户能够谨慎选择的;而复选框的作用,要么是存在同时满足多个选择的,要么就是引导用户操作行为用的。

而这两者的使用方式,主要取决于具体产品功能的目的:如果是中性问题,需要用户选择唯一答案,那就是单选;不是唯一答案,就是复选框。如果是指向性比较明确的问题,就会通过复选框的变更来引导用户进行主动操作。

来源| 呆呆有理(ID:daidaiul)

作者 | 呆呆本人;编辑 |杂芜。

CRM软件收集

本站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单复选框的使用逻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整理,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E-mail:c#seox.cn(#修改为@)


CRM论坛:CRM论坛(CRMBBS.COM)始办于2019年,是致力于✅CRM实施方案✅免费CRM软件✅SCRM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的垂直内容社区网站,CRM论坛持续专注于CRM领域,在不断深化理解CRM系统的同时,进一步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用户实现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与产品之间的无缝连接与交互。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