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系统-港媒:二维码支付有局限,地铁过闸机易拥堵
原标题:QR code payments make long commutes even longer in China
网易科技讯,8 月 5 日消息,据《南华早报》报道,乘车码正日益渗透到中国各地城市的公交车和地铁,你或许觉得这种二维码支付会带来便利,但实际上它可能会让你的通勤时间变得更长。
想象一下,在大城市的高峰时段乘坐地铁。在你穿过人群,奋力向闸机走去以后,你和后面的大批通勤者都不得不停下脚步,因为前面那个人手机弄半天都没能完成扫码。
由于二维码是中国的移动支付一项重要核心技术,这种延误现象在中国许多城市变得司空见惯。
在中国,移动支付无处不在,当需要支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通过手机点击进入相应的应用程序,然后调出二维码。企业们甚至找到了变通办法,让用户离线时也能刷新二维码,比如在没有 Wi-Fi 的航班上的时候。
但一般来说,生成和扫描二维码过程相当快速,技术实施成本也不高。一旦它成为人们默认的支付选择,它开始渗透到公共交通系统只是时间问题。二维码支付要远比 NFC(近场通信)支付普及,尽管后者被认为运行更快、更安全,近年来随着实施成本的下降,在中国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NFC 也为苹果移动支付服务(Apple Pay)和谷歌的 Google Pay 等多家公司所采用。
在中国,二维码支付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很乐意在地铁和公交车上使用这种支付方式,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公交卡。腾讯近日宣布,自两年前推出以来,微信小程序“乘车码”的用户数量已增至 1 亿。用户们都用该应用的二维码支付公共交通费用。
微信“乘车码”只是众多让通勤者用二维码支付的解决方案之一。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以及京东金融也提供类似的服务。
Tofugear 研究主管菲利普·威根拉德(Philip Wiggenraad)表示,“二维码在中国取得了爆炸式增长,因为有了微信人们就等于有了二维码读取器。现在整个基础设施都到位了,所以只要它没有毛病,就不必去动它。”
尽管二维码已经被证明可有效满足大多数人的移动支付需求,但与 NFC 相比,它似乎不太适合应用于公共交通。由于 NFC 只需刷一下手机就可以完成付款。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唤醒手机或打开屏幕,因而像传统的公交卡一样方便快捷。
二维码技术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全国各地的城市竞相在地铁的三杆闸机上安装二维码扫描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便利可能足以促使中国摆脱对二维码的依赖。
在线研究杂志《移动支付网络》创始人 Jiang Feng 表示,“二维码在交通领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容易造成人员拥堵,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期。“
这项技术已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产生了影响。今年 4 月,交通支付应用天府通停止生成新的二维码,因此导致成都许多喜欢使用科技的通勤者上班迟到。他们不得不转而在售票机前排队买票。
中国许多的地铁三杆闸机都有多种支付方式,其中包括 NFC。即便如此,似乎也没有推动 NFC 在中国的广泛普及。
支持多种支付选择的闸机在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图中为火车站
过往,配备 NFC 功能的手机价格昂贵,NFC 终端也到处都找不到,从某种程度上说,二维码是那一时代的遗留物。当然,竞争也是一个原因。
Jiang Feng 指出,早期,NFC 得到了国有金融服务公司中国银联的支持,这导致了该技术进展缓慢。她补充说,阿里巴巴和腾讯推出二维码以后,它们各自的支付服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很快就流行起来。
有迹象表明情况正开始发生变化。对于公共交通,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均已经提供了 NFC 支付选项。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配备 NFC 技术的智能手机近年来在不断涌现,在售价超过人民币 1500 元的手机中,约 45% 具备 NFC 技术。华为、小米和 OPPO 等一众国内品牌多年来一直在推出支持 NFC 的手机。
不过,即使 NFC 受到了更多通勤者的青睐,这项技术在中国也可能已经错失发展良机。许多中国消费者已经进入了支付技术的下一个进化阶段:面部识别。该技术甚至出现在中国部分地区的地铁上。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试行面部识别系统,用户只需看一眼屏幕,系统就会从绑定的账户中自动扣款。(乐邦)
本站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港媒:二维码支付有局限,地铁过闸机易拥堵》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版权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本文内容及图片(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由CRM小助手整理收集与网络(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仅供学习参考交流使用,不代表CRM论坛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CRM论坛投稿:投稿地址
CRM论坛(CRMBBS.COM)始办于2019年,是致力于CRM实施方案、免费CRM软件、SCRM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的垂直内容社区网站,CRM论坛持续专注于CRM领域,在不断深化理解CRM系统的同时,进一步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用户实现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与产品之间的无缝连接与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