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全球的“硅谷银行破产”到底咋回事?会不会引爆危机?

 互联网资讯   2023-03-14 08:01   102 人阅读  0 条评论

这几天金融圈最大的新闻应该就是硅谷银行(SVB)破产了。

相信各位在多轮的信息轰炸中,已然对硅谷银行的众多数据了然于胸,什么全美第16大银行、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破产银行等等。

所以今天我们不再赘述,主要来科普一下,这家银行业的希望之星到底是怎么破产的。

硅谷银行成立于1982年,到2020年6月,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大约是760亿美元。

当时,正是COVID-19在美国传播最猖狂的时候,美国政府选择了“躺平、印钱、发钱”的抗疫手段。

此举对美国的科技公司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因为疫情严重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大量的居家工作机会创造了更多科技方面的需求,而美国政府印出来的天量的美元,正想找一个好方向投出去。

于是,风投源源不断地从银行拿到钱,再源源不断地投给硅谷的众多创业公司,而这些创业公司拿到了钱,又源源不断地存进了硅谷银行……

一年半以后,2021年底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900亿美元。

当时整个美国都处于疯狂的刺激状态下,所以美联储长期保持了近乎零利率。对于硅谷银行而言,几乎零成本拿到的这么多存款,当然要找一个稳定可靠的投资渠道。

硅谷银行在寻觅良久后,做了一个决定:他们决定用超过1000亿美元,来购买美国的长期国债和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抵押支持债券),这两个债券的收益都不算太高,大约1.5%~2%之间,但是胜在稳定安全,也好转手。

如果美国经济趋势不变的话,这样做确实没什么风险,但是,美联储加息了。

在最近一次加息后,美联储的利率达到了4.5%~4.75%,而仅仅一年之前,这个数字还是接近0。

加息导致全世界都开始缺美元,包括风光的科技风投,他们的荷包开始收紧,硅谷的科技公司当然也就没有源源不断的美元进账,要继续研发、运营,就只能动用银行账户里的钱。

于是,他们开始从硅谷银行中取钱出来。

2022年全年,硅谷银行的存款总额大约降低了160亿,尤其是活期无息存款,从1260亿降低到了810亿,这大大增加了银行的利息支出压力。

另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来自于去年11月,硅谷银行的大客户,加密币交易所FTX的突然倒闭,引发了美国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

一部分硅谷银行的客户,因为担心严格的审查会影响自身的资金安全,于是将公司的资金撤离了硅谷银行。

两方面叠加,导致硅谷银行出现了流动性的危机。

这时,硅谷银行的CEO——格雷格·贝克尔(Greg Becker),做了一个决定。

他决定将持有的长期债券出售一部分,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当然,由于之前购买的债券都是十年期为主,所以提前出售肯定会造成一部分损失。

具体来说,他准备出售21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亏损约18亿美元。

这个自救计划公布后,市场的回应是两个超过60%的大跌,不到48小时,硅谷银行就宣布破产了。

更可怕的是,硅谷银行连带的问题可能比他本身大的多。

3月12日,规模约为硅谷银行一半大小的签字银行(Signature Bank)宣布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第三大银行。

美国财政部坐不住了,他们开会后紧急宣布所有储户的资金可以全额取出,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托底。

其实可以想见,如果按照之前的方案,每位储户只能取出25万美元,那么全美的储户都会想办法将自己的存款分散到各个银行,努力将每个银行的存款保持在25万美元以下,并且优先放在大银行。

这样一来,美国的中小银行就会遇到更大的挤兑潮,倒闭风险也更大了。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被硅谷银行如此快速的破产吓到了,可能会暂缓加息,甚至停止加息。

但是,停止加息就没有问题了吗?过去几年天量的放水,不加息通货膨胀下不来,加息了抗风险能力弱的银行和公司又撑不住。

美国政府好像屁股坐在了“火山”上,这一次快速反应,算是将“火山口”捂住了,但是下一次的“火山口”在哪里?在什么时候会爆发?这些谁又知道呢?

特别声明:
  本文来源于快科技,CRM论坛系统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该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源于互联网搬运整理,仅限于小范围内传播学习和文献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有侵权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敬请谅解! E-mail:c#seox.cn(#修改为@)


CRM论坛:CRM论坛(CRMBBS.COM)始办于2019年,是致力于✅CRM实施方案✅免费CRM软件✅SCRM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的垂直内容社区网站,CRM论坛持续专注于CRM领域,在不断深化理解CRM系统的同时,进一步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为用户实现企业、客户、合作伙伴与产品之间的无缝连接与交互。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