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促进购买:当压力来袭时更希望一款产品能够摆脱现状(压力的促进作用)
压力是指工作压力,也就是说工作对客户具体角色所带来的困扰,比如加班增多、常被投诉、被老板责骂、经常出差、工作难度加大等等。与恐惧不同,压力更多地着眼于个人动机,尤其是动机中负能量的部分。压力触发器的设计技巧就是找痛苦、做对比,让客户看到前后差异。举个例子:
(针对仓储部经理)财务部上了软件之后,只需要点两下鼠标,他们的账就核算完了。但是他点鼠标,你得去盘两天库才能和他的账对起来,而且累死累活也未必能对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他点鼠标,你也点鼠标,大家都轻松。
(针对财务经理)老板天天要各种报表,他要你就得给。他说句话很容易,但是你做个报表就累了。他一句话,你忙三天,数字弄错了还被老板骂。所以,干脆把老板常要的报表设好公式,直接从数据库取数,他要报表,你就按鼠标,老板还觉得你业务精通。
分析一下压力触发器的技巧:
1. 触发点:压力触发器可能是最容易设计的触发器了,因为客户角色面临的压力实在是太多了,最经常的着眼点是减少工作强度和降低工作难度。比如设备返修率低、系统操作方便、送货不易出差错、减少同事的抱怨等等都可以。
2. 对比:主要是对比问题解决前后对客户角色的具体影响。先说之前多苦多累多委屈,接着谈之后多美多闲多轻松。
3. 个人化:压力一定是针对当前角色的,别人的压力没人关心。要强调对个人的影响,而不是对组织的影响。这种压力来源于具体的工作,不要搞些高大上的东西,比如影响前途了、阻碍发展了。这样显得太虚。
4. 场景化:既然是工作中的压力,最好再把客户拉回到工作场景中去。所谓场景化,就是说明事件、角色、行动、问题、办法五个要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什么样的人会采取什么行动、这些行动会遇到什么困难、并且在场景中如何解决这个困难。比如在接到紧急订单情况下(事件),车间主任(角色)调整车间工艺(行动)会浪费很多事件(困难),而采用模块化的工艺转化方案(办法)会大大节约时间。
5. 压力触发器通常对客户的中层、基层比较有用,尤其是产品的使用者而。他们天天被问题纠缠,所以容易产生压力,也渴望摆脱压力。
CRM论坛(crmbbs.com)——一个让用户更懂CRM的垂直性行业内容平台,CRM论坛致力于互联网、客户管理、销售管理、SCRM私域流量内容输出5年。 如果您有好的内容,欢迎向我们投稿,共建CRM多元化生态体系,创建CRM客户管理一体化生态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