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RM?一文解析CRM运作原理(什么叫crm)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激化,顾客成为企业重要的“隐形资产”,CRM这一词在近年来大热。
但究竟什么是CRM?大部分人和企业都是一知半解,而市面上的解释也繁多。本文将从CRM的定义、运作原理视角、商业逻辑以及现行的CRM系统,帮助解析CRM,以期为广大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提供参考。
一、什么是CRM?从定义和例子简析
CRM,即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一种以客户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业务策略,旨在通过建立、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客户关系,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合作。
从定义上可以清晰的注意到CRM的要点是:客户导向和维护客户关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老酒馆的老板王老板,总是能记住老客户的样子、名字(或昵称)和喜好,并在每次客户进入酒馆时问好。王老板对老客户的信息记忆以及问好就是一种朴素的客户关系管理。
二、CRM是怎么运作的?
CRM系统的运作流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客户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客户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交互记录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包括网站注册、电话咨询、邮件沟通等。
2、数据整合和存储:将收集到的客户数据整合并存储到CRM系统中,建立客户档案和数据库。这样可以方便对客户进行管理和跟踪。
3、客户分类和细分:根据客户的特征和需求,对客户进行分类和细分。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客户群体,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服务方案。
4、销售机会管理:CRM系统可以跟踪和管理销售机会,包括潜在客户、销售阶段、销售预测等。销售团队可以通过系统记录和更新销售机会的进展情况。
5、客户互动和沟通:CRM系统提供了多种沟通工具,如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便与客户进行互动和沟通。可以发送营销资料、回复客户咨询、提供售后支持等。
6、客户服务管理:CRM系统支持客户服务的管理和跟踪,包括问题记录、工单管理、客户反馈等。通过系统可以追踪和解决客户问题,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
7、销售分析和报告:CRM系统可以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生成销售报表、销售趋势分析、销售预测等。这有助于评估销售绩效、发现销售机会和制定决策。
8、自动化流程和提醒:CRM系统支持自动化流程和提醒功能,例如自动分配任务、提醒跟进、工作流审批等。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9、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CRM系统需要具备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功能,保护客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相关数据。
三、CRM商业逻辑——从CRM价值了解CRM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企业部门和角色,并给企业带来顾客价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完善产品/服务设计:根据客户数据改善产品或服务的外观、功能和流程等,减少产品/服务设计失败的可能性。
2、增加企业美誉度:客户服务团队使用CRM系统来记录客户问题、投诉和请求,及时响应和解决客户需求。CRM系统帮助客户服务团队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支持,跟踪问题处理进度,并确保客户满意度。
3、营销支持:市场营销团队使用CRM系统来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定位和个性化营销活动。他们可以利用CRM系统分析客户数据、市场趋势和营销效果,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和营销计划。
4、销售支持:销售人员是CRM系统的主要用户之一。他们使用CRM系统来管理销售线索、客户信息、销售机会和销售活动。CRM系统帮助销售团队跟踪销售进展、了解客户需求,并进行个性化的销售沟通和跟进,以提高销售效率和业绩。
四、从现行的CRM系统了解CRM——以简道云为例
现行的CRM系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定型的需要下载的CRM软件,另一种就是SAAS型系统。而简道云搭建的CRM系统就属于后者。
简道云CRM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根据现行的CRM系统,我们可以看到,CRM具有极大的价值,能够延展到企业生产、经营、营销、核定绩效、公共关系和营销等多个方向。
简道云CRM场景套件,提供预定义+自定义2大模块能力,快速落地L2C(线索到成交)全流程。除了CRM,提供200+的OA、ERP等模板,解决数据孤岛难题。前往了解CRM解决方案:
本文为我们介绍了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的不同点、以及不同部分中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做2B的系统总是不可回避的遇上权限问题,他不是核心业务却又必不可少,而且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要命的是不同客户组织架构完全不同,功能复用性很低。有没有什么方法论能快速理清权限问题呢?
我们一般说【权限】的时候是在说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功能权限指用户登录系统后能看到什么模块,能看到哪些页面,而数据权限指的是用户在某个模块里能看到几条数据,能看到哪些数据。以下分别描述一下我对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的理解。
功能权限
在企业系统中,通过配置用户的功能权限可以解决不同的人分管不同业务的需求,但是如何实现快速配置?功能的粒度是模块级的还是页面级的还是更细粒度的?跨模块操作时没权限怎么办?
图1-1
RBAC模型
说到功能权限不得不说RBAC(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模型,它的中文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主要是将功能组合成角色,再将角色分配给用户,也就是说角色是功能的合集。RBAC有多个成员,但是基础的RBAC0就足够我们涉及的系统使用了。(如果想了解更多,请点击RBAC权限管理总结)
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模型呢?请看以下的例子:
企业A一共有12个功能,需要创建100个用户,这些用户中有管财务的、有管人事的、有管销售的等等。如果不引入RBAC模型,我们需要每创建一个用户就要分配一次功能,至少(每个用户只有一个功能)操作100次,如果人数增加到1000甚至10000,并且一个用户可能会有多个功能的时候,操作会非常繁琐,如图:
图1-2
经过多次操作发现:分配给某些人的功能都是相同的,比如分配给A、B等10个用户的功能都是客户管理、订单管理及供应商管理这几个模块,那是不是可以把这几个功能模块打成一个包整体分给需要的用户呢?
这个包就叫做角色。由于角色和功能的对应关系相对固定,给用户分配权限的时候只分配角色即可。
图1-3
所以引入RBAC模型的意义在于:
解耦用户和功能,降低操作错误率;降低功能权限分配的繁琐程度。
图1-4 图中一个用户对应一个角色,但实际场景中也可以是一个用户对应多个角色
有些更复杂的系统可能会涉及RBAC家族的其他成员:RBAC1、RBAC3、RBAC97等,并逐渐看到【用户组】、【角色继承】、【受限角色】等概念,但模型的引入只是多了依据和调理,复杂度并不会因为模型的增多而快速降低,模型引入带来的边际效用只会越来越低。
更多角色问题请参考:角色权限设计的100种解法
功能的粒度
功能越多,操作越繁琐,复杂度越高,所以选择合适的功能粒度才能快速理清权限问题,也能帮助用户提升工作效率。
功能的粒度从粗到细一般分为:模块级->页面级->接口级(接口级的功能权限指的是哪个角色能调用哪些接口)。
从后台角度:为了系统安全,代码肯定都会实现到接口级。那我们做粒度选择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是为用户降本增效。只是粒度越粗,用户操作越简单,灵活性却越低。
非技术类的网站做到模块级就够了,否则用户体验会让人欲哭无泪。对比以下两张图感受一下:
图1-5
功能的优先级
如果权限必须细化到页面甚至接口级别应该要遵循一个优先级规律,即只要分配低优先级的功能必须先分配高优先级的功能,否则会出现有删除权限却找不到操作位置的尴尬情况(删除按钮在列表页面,却没有分配查看列表页面的权限)。具体做法可以通过交互的方式解决,比如检测到勾选低优先级的功能就自动帮助勾选高优先级的,或者通过提示性的文字帮助用户组合勾选。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交互设计会导致优先级不一样,因为有的按钮会放在列表,有的按钮只放在详情页。我们常用的优先级顺序是查看详情>查看列表>增加、删除、编辑、其他操作按钮。
跨模块访问的问题
有一个功能权限是模块级的系统,其中模块A的页面有访问模块B某个页面的链接,那么只有模块A权限的用户可以点击链接进入模块B吗?
这个问题有两种解法:
1. 允许只有模块A权限的人通过链接访问模块B
这说明系统有一条隐含的规则:能看到链接就表示用户由模块A和模块B的某些页面的功能权限。后台需要给所有【有模块A权限】的用户【自动分配】访问模块B某个页面的权限。
2. 只有既有模块A权限也有模块B权限的用户才可以通过链接进行访问
这说明这个链接就是给同时拥有两个模块权限的用户设计的。即只有模块A权限的用户不能通过链接访问模块B。
这儿就需要根据真实业务替用户选择一种方式,但不管那种方式都可以通过交互和预定义的方式让操作更简便,比如如果选择第1种解法,那么初始化一个有A模块权限和B模块某个页面的角色,让用户随时可以选择。
数据权限
如果所有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也就不需要做数据权限的控制。可现实世界如此复杂,每个人需要看到的、应该看到的数据永远不同,数据权限便应这些需要和规则而生。
数据权限解决的是用户能看到多少数据量和什么数据的问题,例如A和B两个用户都能看到销售模块,但A能看到320条数据,B只能看到100条数据,且A能看到的320条数据中包含着B能看到的100条数据,这些都是由数据权限决定的。
数据权限和什么有关?
数据权限一般和企业的组织架构相关,而组织架构分为树状和扁平状的(还有更复杂组织架构,此处暂不做说明)
图2-1 树状组织架构,每个部门都是一个结点
图2-2 扁平状组织架构
因为扁平状组织架构较为简单,需要注意的问题已经隐含在树状架构中,所以以下主要讲树状架构。
层级数量
不同的企业层级深度不同,如果系统支持无限层级,那好处是通用,坏处是带来了数据的复杂性和视觉实现的复杂性,所以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结点间的数据共享方式
图2-3
因为用户具有的权限是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交叉定义的,所以此处假设G、A、B部门的用户都被赋予了用户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功能权限
目前结点间的数据共享方式有几类:
实际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权限的定义时:
a. 选择以上一种或几种规则;
b. 根据业务而定定义以上的【管理】:增、删、改、查及各种小功能的组合。
比如如果选择父结点只能【查看而不能编辑、删除、新增】子结点的所有数据,那么图中用户G只能查看部门A的所有数据而不能对其进行编辑、删除和新增。
结点里的用户存在上下级关系怎么办?
图2-4 和图2-3一样
如果实际业务中用户A1是用户A2的上级,并要求用户A1能看用户A2的数据,而用户A2不能看用户A1的数据怎么办?
如果数据权限只规定到结点级(组织级),那么用户A1和用户A2看到的数据都是一样的。所以需要再次引入功能权限的【角色】解决人员上下级问题。
例如,如图2-4,系统选择的结点间的数据共享方式是:结点只能增删改查自己所在结点的数据,另外引入角色规则:管理员可以增删改查所在结点所有数据,非管理员只能删改查自己创建的数据。那么如果用户A1的角色是管理员,A2是非管理员,A1就能增删改查A部门所有资产,A2只能增删改查自己创建的资产。
扁平架构
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比较简单,只存在树状架构中的第3个问题。请参考树状架构的第3个问题。
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的碰撞:跨模块的数据【使用】问题
假设某系统一共有两个模块:型号管理和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的流程是先创建型号再创建设备,如果一个用户只有设备管理而没有型号管理的权限,在创建设备时是否可以选型号?
图2-5
这其实是一个功能权限(接口级)和数据权限融合的问题,即用户创建设备的时候是否有请求型号列表接口的权限?列表中要展示哪些数据?
从功能权限讲:用户肯定有请求接口列表的权限,否则流程就无法走通了。
从数据权限讲:有几种规则作为参考,具体根据实际业务进行选择:
不管哪个层级或者谁创建的型号都在接口中展示(即型号数据在别的模块使用时全局可见);只展示当前登录用户所属结点创建的型号;只展示当前登录用户所属结点及下属节点创建的型号(扁平化组织架构不适用);只展示当前登录用户所属结点的父结点创建的型号(扁平化组织架构不适用);只展示当前登录用户所属结点的兄弟结点创建的型号(扁平化组织架构不适用);只展示当前登录用户创建的型号。总结建设toB的系统时要考虑两种权限: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功能权限可以参考RBAC模型,通过引入角色、用户组等概念降低复杂度。但系统用户数量庞大,功能极度复杂且粒度足够细时,复杂度已不可避免,只需考虑是把复杂交给用户、运维还是代码。数据权限主要和组织架构有关,组织架构中树状架构较为复杂,需要统一或者分模块的定义层级间数据共享问题。数据权限定义过程中如果出现同一结点下的【用户间层级问题(上下级)】需要回到功能权限的【角色定义】去解决。有一类跨模块【使用数据】的问题也可以看成既定的接口权限和可选的数据权限问题。
总之扬帆在角色权限的海洋里绕啊绕啊绕,总会绕出几个原则,走出几个理论让我们绕的更快,徜徉的更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