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CRM成了员工的法宝
客户抱怨, Qt是一家网络设备供应商,主要提供磁盘阵列、专用服务器、防火墙等网络产品。虽然目前客户还不算多,但由于采用了直销模式,业绩还可以。, 随着客户群的不断扩大,公司逐渐暴露出客户响应迟缓、现场技术支持拖延、甚至货物装箱单与实物有差异等毛病。对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部来说,每一次“前线告 急 ”都是一次“救火行动”;而每次“救急”之后,公司都会因为“更急”的事情而不得喘息,无法稍微调整一下这种糟糕的“恶性循环”。, 也许,这是众多处于成长期的公司的正常现象。所以每当信息部经理建议公司总裁考虑一下,“是否该在CRM上做点事情”的时候,总裁虽然也同意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又总是“事务缠身”,无法确定下来。, 事情“大条”, 客户的抱怨总共有3条:首先是发到现场的磁盘阵列型号有误;其次是调换设备后,承诺15个工作日内完成装机调试的工作,现在已经逾期近一周的时间;最后,由于逾期,导致后续工作顺延,客户要求按合同予以赔偿——这个要求公司竟然没有理会!, 这3条用销售经理的话说,“每一条都够我们‘吃不了兜着走’。”, 接到传真的当天,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总裁立刻召集了紧急会议,研究对策。
最后,除了在最短的时间里满足客户要求之外,公司总裁还决定亲自登门致歉。危机总算熬过去了,但这件事真正触痛了总裁的神经,“是该考虑客户关系管理的时候了”。, 让CRM来解决问题, 原来之所以对CRM不是很着急,一方面是因为销售部门觉得每个月客户就那么十几个,大家脑子里已经滚瓜烂熟;另一方面说老实话也是因为“怕麻烦”。因为据信息部的人讲,CRM不但要求销售人员认真记录客户接触、谈判、需求分析、合同签署的全过程,还必须严格记录货物发运、现场安装、客户回访电话、客户维护 等内容,可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按说搞IT行业的人,对自己率先使用高技术手段应该更有兴趣,但现实中却不尽然。包括销售部经理在内的销售人员,几乎都认为上CRM系统会“捆住了手脚 ”,不现实。他们总是强调“客户的变动因素特别多,很多情况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更别提写下来”。但是,真正出了问题,包括老总和部门经理在内,大家就都开始犯难:没有详尽的过程记录,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到头来谁也说不清。, 这次教训让公司决策层最终下了决心。总裁办公会决定,“在3个月的时间里,公司全面推行CRM”。3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Qt公司拥有了一套自己的CRM。,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人们的预料: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打交道的部门,把CRM当作了企业“抵御客户抱怨、处理客户危机”的“护身法宝 ”。更有甚者,一些经理也把CRM当作“追查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记录日志”。这真让信息部经理哭笑不得:CRM成了公司客户和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防火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CRM论坛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最后,除了在最短的时间里满足客户要求之外,公司总裁还决定亲自登门致歉。危机总算熬过去了,但这件事真正触痛了总裁的神经,“是该考虑客户关系管理的时候了”。, 让CRM来解决问题, 原来之所以对CRM不是很着急,一方面是因为销售部门觉得每个月客户就那么十几个,大家脑子里已经滚瓜烂熟;另一方面说老实话也是因为“怕麻烦”。因为据信息部的人讲,CRM不但要求销售人员认真记录客户接触、谈判、需求分析、合同签署的全过程,还必须严格记录货物发运、现场安装、客户回访电话、客户维护 等内容,可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按说搞IT行业的人,对自己率先使用高技术手段应该更有兴趣,但现实中却不尽然。包括销售部经理在内的销售人员,几乎都认为上CRM系统会“捆住了手脚 ”,不现实。他们总是强调“客户的变动因素特别多,很多情况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更别提写下来”。但是,真正出了问题,包括老总和部门经理在内,大家就都开始犯难:没有详尽的过程记录,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到头来谁也说不清。, 这次教训让公司决策层最终下了决心。总裁办公会决定,“在3个月的时间里,公司全面推行CRM”。3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Qt公司拥有了一套自己的CRM。,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人们的预料: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打交道的部门,把CRM当作了企业“抵御客户抱怨、处理客户危机”的“护身法宝 ”。更有甚者,一些经理也把CRM当作“追查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记录日志”。这真让信息部经理哭笑不得:CRM成了公司客户和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防火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CRM论坛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