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RM百科 以大数据应用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思路 (2),解决方案

以大数据应用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思路 (2),解决方案

CRM百科 210
2023-04-04,以大数据应用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思路 (2),三、大数据助推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创新,
,大数据环境下,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也必须要转变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要从传统的现场监管向电子化监管、监管数据共享联动以及各行业协同监管转变,并探索创新招投标智能监管模式。依托大数据的创新力量,实现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科学治理与高效监管。招投标各方主体在运用大数据的同时,也必然成为大数据“捕捉”的对象。通过如此循环数据开发利用,整合数据资源,相信大数据定能助力规范建筑行业竞争市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向全面数字化迈进,往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一)利用大数据研判投标人,
,2014年7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数据标准(试行)〉和〈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4﹞108号)的通知,我国正式启动了“四库一平台”的建设。依托四库一平台数据,以身份证可以查人员,以单位名称可以查人员,以人员可查单位名称。这样就实现了“市场与现场”两场联动,保证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关联性和动态性。开标时通过平台查询,便可辨别企业业绩真伪、项目经理有无在岗项目等情况,准确研判投标人的投标资格等问题。,
,(二)利用大数据改变评标模式,
,传统的评标模式都是由评标专家对照招标文件要求,逐一审查投标人提供的资料是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若运用四库一平台、建筑行业诚信云服务平台等相关数据库的大数据信息,将招标要求及投标人输入系统,采取智能化的手段,系统可自动比对投标人是否满足招标要求。这种评标模式不仅高效、准确,而且可减少目前招投标行业中一些专家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三)利用大数据辅助标后评估,
,标后评估可以检验招标文件的编制是否科学,评标办法是否合理,评标结果是否存疑,还可以检验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是否合规,强化评标专家的职业道德,促进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监管水平的提高。要实现上述评估效果,必须借助大数据分析,借助各阶段招投标历史数据,实现标后评估的意义与价值。,
,不仅如此,利用大数据进行标后评估,还可以发现一些投标人围标串标的线索。如广联达公司通过市场数据与招投标数据的结合,分析得出一个关于陪标的论断。深圳市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近五年在贵州省共参与277次投标,但一次未中。同时,该市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共参与投标264次,也一次未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两家企业同时参与同一项目投标的次数高达222次。然而真正的投标是需要花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的,他们竟然一次都未中,是不具备中标的能力?从广东省中标项目数据库中查询发现深圳市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近五年来在广东省中标172次。由此可以判断该公司在贵州省的机构可能只是个空壳公司,专门出卖资质用于陪标。,
,基于此案例分析,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的创新,在于利用全社会范围的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发现问题的敏锐度。然后针对问题,制定最优的招投标监管措施。,
,(四)利用大数据加强 “事中事后”监管,
,为加强招投标活动事中事后监管,在落实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推进招投标监管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加强信息公开,倡导大数据应用,各级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推进电子招投标进程,运用大数据建立完善的招投标诚信综合评价体系,让失信者及违法违规者处处受限,并向社会公开,切实维护好招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
,(五)人工智能提升招投标监管效率,
,在利用大数据解决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痛点的同时,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数据的体量,进一步提升数据的精确度。着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寻求突破,用人工智能来完成招投标监管中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在招投标行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大数据与智能监管的合力。,
,四、结语,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谁能拥有大数据思维,谁就能在下一波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要充分借助电子招投标来进行严谨的招投标数据治理与分析,同时营造一个不断激发招投标创新监管的环境。通过挖掘与分析招投标海量数据中蕴藏着的各种规律和现象,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部门可以更好地把握监管动态与方向,在推动建筑行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和招投标活动信息公开的同时,制定出有益于行业未来发展的监管方案和创新制度,推进项目决策科学化、交易过程透明化、资源配置合理化,打开建设工程招投标创新监管工作新局面。,工程投标管理系统,悟空CRM,悟空软件